(大公報實習記者 陳萬敏、王浩博、馮婧怡、梁家銘、呂文祝、李盈、許安琪、黃張敏、陳耀輝)「2022范長江行動—認知上海這十年」香港傳媒學子上海行首站,訪問團來到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通過講解員的導覽,同學們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從「救亡圖存」,到「日出東方」的建黨歷史,更加深入的體會了先輩們建設新中國的奮鬥熱情和愛國情懷。
入夏以來,上海連續高溫。但在中共一大會址和紀念館外,採訪團的學子們無懼酷暑,井然有序地排隊、掃碼測溫,等候進入館內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力量。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如今,一大紀念館與當年的一大會址隔街相望,佔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名為《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
踱步至紀念館前廳,映入眼簾的是巨型瓷版畫《日出東方──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作品以祖國雄偉壯麗的自然山川、凝練文化精神的歷史景觀、見證奮鬥征程的革命舊址藝術性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無論是作品的尺幅還是主題,都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也成為了展廳內最引人矚目的打卡留影點。
來到序廳,赫然見到正中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主題雕塑,很多學子還能第一眼認出站在中間的毛澤東,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久久凝望。有觀眾情不自禁地說:「他們堅毅的目光,彷彿看到了革命成功後人民的美好生活。」
追尋先輩腳步 感悟初心力量
記者了解到,《偉大的開端》展覽以時間為主線,共分7個板塊,展陳以「初心使命」貫穿全篇,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
走進第一部分,呈現的是中國人民飽受侵略和壓迫,無數仁人志士都想要尋找到一條救國救民之路,但最終都沒有成功將苦難的同胞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到了第二部分,看到《覺醒年代》中熟悉的「南陳北李」;《新青年》雜誌、「亢慕義齋」等耳熟能詳的名詞,使人不由得生出幾分親切感。
中國共產黨,當年就像一葉小舟,是無數人篳路藍縷,懷揣着挽救中國、建設祖國的信念,抵禦了驚濤駭浪,才有了展廳內滾動播放的「開國大典」這一幕。有學生感慨,「我相信一群有信仰的人要比沒有信仰的人更加強勁。一個團隊如果有信仰、有靈魂、有中心,那麼他極有可能無往而不勝。」
實景3D結合 港生「穿越」參會
在展廳內,最吸引人的當屬那部裸眼3D影片。隨着燈光暗淡下來,熒幕緩緩下降,代表們喝茶、抽煙、激烈交流,使大家彷彿身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現場。當影片播放至法租界巡捕暗探的突然闖入,觀眾也和代表們一樣緊張起來,直到看到代表們都安然撤離,會議轉戰嘉興繼續舉行,一顆懸着的心才終於放下。
影片結束,熒幕升起,大家這才發現,剛剛電影裏的桌、椅、燈、壺原來都是真實的,實景與3D的結合更讓學生們直言「像是兩個時空重合在一起了。」
石庫門紅色火種 點亮中國希望之光
1921年7月23日的夜晚,在上海法租界一處普普通通的石庫門房子裏,13位年輕人圍坐在一張木桌四周,激烈地討論着中國未來的走向,這便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他們前赴後繼,不斷給黑暗中的中國帶來了希望之光,最終帶領中國走向新生。
參觀一大紀念館,讓我對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的力量。當時,外有西方列強虎視眈眈,內有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千瘡百孔的舊中國宛如一盤散沙。面對一窮二白、滿目瘡痍的國家,共產黨人沒有一刻懈怠,更沒有畏懼。穿越歷史,在光影中相會,殊感其歷程之艱辛,意義之重大。有學生感慨:「當年這些代表們,大部分都是和我們一樣的青春少年。他們和我們一樣,有着滿腔的熱血,有着美麗的嚮往。」
「青年眼裏滾燙的星河,是代代相傳的薪火;青年心中大美的山川,是熠熠生輝的祖國。」百年前,我們的「同齡人」把青春當作火種,將理想照耀中國。百年後,他們的故事依然感動着我們、鼓舞着我們、引領着我們。
記者手記|憶崢嶸歲月 燃愛國情懷
「這是讓我幾度熱淚盈眶的展覽。」23日,我參觀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重回這個中國共產黨出發的地方,與所有實習記者們一起「憶往昔崢嶸歲月」。在這裏,我看到當舊時代的中國人民在遭受壓迫與磨難時,中國共產黨帶着救國存亡的使命,帶着馬克思主義的覺醒,在混沌中,指引着中國人民前進的方向。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展覽中的「五四運動」部分。掛在展廳的巴黎和會的照片勾起了我半年前的記憶。那時,我站在凡爾賽宮的鏡廊,鏡廊的鏡壁光亮如初,彷彿又映照出了百年前的景象。中國作為一戰中的戰勝國,卻遭到了不公的對待。同樣,也在這裏,中國的青年選擇了不妥協。當時的我,不禁想起了百年前那群懷着遠大抱負的先進分子,是他們的信仰和不懈追求,讓我擁有了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擁有了今天的自豪、自信與自由。
如今,空間的重合能帶來穿越時間的情感衝擊,凡爾賽宮、中共一大會址,建築無聲,卻勾起心中澎湃的愛國情懷。
話你知|中共一大紀念館講述建黨故事
中共一大紀念館由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宣誓大廳、新建展館等部分組成,新建展館總建築面積約96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陳列展廳、報告廳、觀眾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此次展覽系統梳理館藏文物,從館藏12萬件(套)文物和近年來從國際國內新徵集的檔案史料中精挑細選612件文物展品,加上各類圖片、藝術展項等展品,展品總量由原來的278件增至1168件。全新的基本陳列主題為《偉大的開端》,展陳以「初心使命」貫穿全篇,聚焦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革命實踐,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歷程。
讀《共產黨宣言》 嘗真理的味道
早聽說「真理的味道」這個故事,但仍有點一知半解:真理,是什麼味道?「真理的味道」是展館內的一大亮點,講述了《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翻譯者陳望道先生的故事。
1920年,接受委託的陳望道為了書稿早日出版,把自己關在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裏廢寢忘食。專心到極致時,甚至把母親給他本該蘸紅糖水的糉子蘸墨汁吃到嘴裏。
如今,在中共一大紀念館裏,設計者用現代技術「重現」了這個故事。陳望道翻譯的第一版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成裕里12號一個名叫「又新」的印刷所正式問世,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
「一大」文創新意足 品味覺醒年代
高溫下步出一大紀念館,很多人會想到買杯冷飲解暑。開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旁的「一咖啡」咖啡館,是「一大文創」的創意。其中,不少文創產品引起了學子們的注意。比如,咖啡的名字十分具有新意:「覺醒年代」是一杯黑咖啡,寓意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也暗合一杯黑咖啡給人帶來煥然一新的精神狀態。類似的名字還有「至暗時刻」、「鐮刀錘頭」、「苦盡甘來」等。
如果不鍾意咖啡的苦,文創雪糕也是不錯選擇。目前推出的有「光明小紅磚」和「石庫門雪糕」兩種。其中,雪糕被做成了一大會址石庫門的形狀,包裝上寫着「恰浪飲」三個字,是滬語「吃冷飲」之意。而光明冰磚則是很多上海人小時候的記憶。
(來源:大公報A9:內地 2022/08/28)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