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通脹率連續兩個月上升,上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9%至今年高位。本港通脹數據真不算高,但與普羅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超市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升幅卻遠超通脹。本港經濟受疫情打擊,多數市民面對失業減薪苦況,而超市經營受疫情影響屬於最小一類,去年又獲政府保就業資助,實在不應該在經濟不景、多數市民收入大減的情況下「賺到盡」。超市企業的正道是負起社會責任,彰顯企業良心,幫市民渡過時艱;另一方面,競委會有必要主動介入調查,加強對民生商品的價格監管,維護市民利益。
相比歐美各地動輒8%、10%的通脹率,本港通脹數據不高,但有學者指出,隨着全球能源價格不斷提升,可能進一步推高本港通脹。在上月的通脹數據中,升幅最大的是電力、燃氣及水,按年升逾一成半;其次是衣履、基本食品、外出用膳及外賣。通脹主要集中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屬避無可避的通脹壓力。
政府本月發放新一期消費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通脹和收入減少對普羅市民生活的衝擊。但有政黨調查發現,本港兩大超市在每次消費券發放前後,民生貨品售價的升幅均達一成,部分商品升幅甚至達四、五成之多,有順勢加價「賺到盡」之嫌。
市民在疫情下生活不易甚至艱難,多個行業都受到疫情重創,但超市不但未受打擊,反而因為市民疫情下增購日用品,以備不時之需,令超市營收大增。同時,政府首期「保就業」計劃把超市亦納入受惠範圍,令超市的經營負擔更小。本港兩大超市擁有市場主導地位,市民期望超市不應趁疫加價,更應該適當讓利、惠澤社群。
本港超市競爭不充分,不時出現同種貨品價格相同、同升同降的現象。對此,社會各界早有意見。有建議認為,由房屋署管轄的屋邨商場,在批出租約給超市的時候,應該主動引入競爭,避免形成壟斷;更有建議要求競委會主動引用競爭條例,審視是否存在不當行為,遏止損害市民利益的營商手法,增強對消費者的保障。
本港大部分商品靠進口,在環球通脹高企的情況下,長期抵禦輸入通脹的能力有限,而本港經濟未全面復甦,普羅市民的生活難免受影響。超市業者必須着眼長遠,配合政府的紓困政策,推出實實在在的減價措施紓解民困,樹立取之有道的企業形象,贏得市民口碑。
(來源:香港文匯報A05:要聞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