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班一族為省錢和健康,都會自備飯盒,自備飯盒能控制食材、分量、調味、烹調方法等,好處眾多。不過,傳聞食物經微波爐加熱後會導致營養流失,甚至致癌,究竟傳聞是否屬實?
拆解微波爐加熱的原理
微波爐運作的原理是利用在短時間內釋出連續震盪的低頻電磁波,讓食物中的極性分子(如水份)高速的轉動、碰撞以產生熱能,從而由內而外的將食物各部位同時加熱,有別於煎、煮、炒、炸等傳統烹調方式是由外而內進行加熱。
雖然「微波」的頻率比電腦、無線電波、手機或Wi-Fi等高,但卻比紅外線和可見光(Visible light)低,因此微波爐產生的「微波」屬於低頻率的電磁波,不足以破壞生物細胞基因,食物吸入「微波」後,亦不會具放射性。此外,微波爐的設計只有在門關上並運作時才會發出「微波」,當爐門打開時便會切斷電源,故「微波」不會殘留於微波爐內。
加熱隔夜菜會對健康構成風險?
蔬菜本身含硝酸鹽(Nitrate),有傳聞指,如把含高硝酸鹽的蔬菜高溫加熱,有機會將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Nitrite)和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增加患癌機率。
事實上,硝酸鹽廣泛存在於大自然中,可在土壤、水及食物中找到,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硝酸鹽可自然地和在細菌促進下被轉化為亞硝酸鹽,而在人體腸道內,硝酸鹽亦會被代謝為亞硝酸鹽。雖然硝酸鹽本身沒有毒性,不過其代謝物亞硝酸鹽,在胃部會與胺(Amine)產生作用,形成致癌物亞硝胺,若人體吸收過量的亞硝胺,就有機會出現患癌危機。
當中,蔬菜的硝酸鹽含量因種類而異。一般來說,葉菜類及莖菜類蔬菜(如白菜、菠菜、娃娃菜、西芹等)的硝酸鹽含量較高,煮熟後如果放置的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有機會轉化為亞硝酸鹽,可引起消化道的細胞癌變。相反,瓜菜、果菜類和豆類蔬菜(如節瓜、冬瓜等)的硝酸鹽含量低。
硝酸鹽含量排名:
最高:葉菜類蔬菜(硝酸鹽含量平均值為2100毫克)
包括:莧菜、小棠菜、白菜芥菜、菠菜、娃娃菜等。
第二名:莖類蔬菜(硝酸鹽含量平均值為830毫克)
包括:蘆筍、西芹、洋蔥、球莖甘藍等。
第三名:塊根和塊莖類蔬菜(硝酸鹽含量平均值為720毫克)
包括:青蘿蔔、紅菜頭、馬鈴薯、胡蘿蔔等。
不過,雖然葉菜類及莖菜類蔬菜含較高硝酸鹽,但亦要出現特定條件下才會轉化成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和亞硝胺。首先,已煮熟蔬菜內的硝酸鹽需要某些酵素及細菌存在,才會被轉化為亞硝酸鹽。此外,亞硝酸鹽不容易殘留體內,在體內轉為亞硝胺亞硝胺的機會亦不高。
假若仍是不放心,想減低亞硝胺的致癌風險,建議選擇硝酸鹽含量較低的瓜類及果菜類作為飯盒的蔬菜,例如番茄、燈籠椒、西蘭花、青瓜、四季豆等。除此以外,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和維他命E的食物,或富含多酚類的食物如茶、咖啡等,都可使亞硝酸鹽迅速的在胃中被破壞,抑制亞硝酸鹽與胺類的反應,減低致癌風險。
除了在食材上着手外,也不能忽略妥善處理飯盒的重要性,尤其是夏天天氣悶熱,如飯盒儲存溫度不當容易滋生細菌,令飯盒蔬菜中的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因此「帶飯人士」應及早把飯盒存放在雪櫃以防止餸菜變酸和滋生細菌,而進食前亦要徹底翻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