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記者 胡茜、圖片由受訪機構提供)叮叮作響的電車,傾斜上坡將景色一覽無遺的山頂纜車,縱橫整個城市的地下鐵……香港獨特的交通工具不僅陪伴了市民每天的生活,歷史的變遷更讓這些無聲的大傢伙們充滿了文化意義,仿佛自身便帶着故事與記憶。伴隨着香港回歸祖國25年,香港的交通工具雖平凡常見但又滲透變化,在時間的見證下靜靜陪伴着這個城市,成為城市的印記。
自1904年起,香港電車便於港島北部沿海岸線行走,穿梭港島東西,見證香港的興旺發展。在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舉辦以「慶祝回歸廿五載·和諧香港開新篇」為主題的免費電車乘車日活動,與全港市民共享節日的歡愉,也共同見證香港回歸25周年這個珍貴和喜悅的時刻。電車當日假石塘咀城西道電車站舉行啟動儀式,隨後展開6小時的電車巡遊慶祝活動,寄寓香港未來發展一帆風順,「一國兩制」偉大實踐邁向新征程,願市民在繁榮安定的生活中延續歡聲笑語,共同富裕,共享太平。在電車陪伴香港人的百多年間,其實如此免費乘車的紀念活動不勝枚舉,香港人其實在屬於自己獨有的文化交通工具中,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大事件。
應城市發展市民生活而生
1904年,電車首次出現在香港的路面上,那叮叮的聲響便由此陪伴香港人度過了一個多世紀,被大家親切喚作「叮叮車」。儘管其間歷經了數度變革,但它在香港的文化地位不可小覷,見證了無數歷史之餘,至今依舊帶着悠閒的志趣伴隨着港人的日與夜。
一個城市的興衰與基建是相伴的,早於1881年,隨着人口不斷增加及工商業的發展迅速,市民對於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的需求不斷增加,已有人提出興辦鐵路的建議。在隨後的十幾年間,通過於香港島興辦以電力推動的電車系統,「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在英國成立,負責在香港建造及經營電車業務。同年年底,「香港電力牽引有限公司」接管「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並於1910年正式命名為「香港電車有限公司」,並一直沿用至今。
時間再推回到1904年,16號車駛離車廠作試驗性行駛,經系統測試後,當時的公務局局長鍾斯先生稍後即宣布電車可正式投入服務。啟用儀式於同年7月30日舉行,當天上午10時,公務局局長夫人鍾斯太太駕駛着首輛電車由電車車廠出發駛至軍器廠街,她的兒子則沿途不斷敲鐘,車上同時為嘉賓舉行了雞尾酒會,在一片歡樂氣氛中,電車隨即正式開始投入服務。
每逢重要日子「穿新衣」
電車與香港一起經歷的困難日子多不勝數,最值得細數的便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由於日軍襲港,香港淪陷,電車只能作有限度運作。當時,只餘下12輛電車仍可維持服務,行駛銅鑼灣至上環街市。和平後,電車數量恢復,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已增至146輛運行。
每到重要日子,電車都會穿上新衣。
25年前的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開啟一個新紀元。香港電車也在當日髹上慶祝回歸標語,裝飾一新穿梭於港島的鬧市,為這個日子增添繽紛色彩。而1997年至今的電車亦有不少轉變,當年的電車為第五代及第六代,而千禧年後,便以第六、第七代的電車為主,主要為鋁合金製。隨後,「千禧電車」面世,該款電車的設計及整個製作過程皆在香港進行,由電車公司工程部負責。經過多次的車廂改善工程,第七代電車已結合了現代內部設計與傳統車身外貌,2012年香港電車推出採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實時定位系統,能有助調度以增加電車效率及避免電車龍。2016年,第一輛配備空調設備的冷氣電車88號誕生,在炎炎夏日為市民帶來涼爽舒適的旅程。
到了2022年,電車已與港人歷經118個春秋,164輛雙層電車每日接載逾20萬人次乘客。如今電車早已不是香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繁忙快速的城市節奏中,間或踏上一趟徐徐的叮叮之旅,仍能體味到回憶的溫度。
進入港鐵的時光隧道
在香港多樣的交通工具中,港人對港鐵當然有最濃厚的感情,每當新站落成,不乏人群通宵排隊,只為打卡過閘,感受時光變遷,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改變一詞可說是個哲學命題,港鐵對於香港市民可謂最熟悉的交通工具,這位大朋友的身影隨處可見,日夜相伴。但是,自1979年開通至今的43年間,它的改變是經年累月還是彈指之間?
港鐵站名的存在與消逝
從1970年發布的地鐵報告到1979年地鐵第一段通車,再來到2019年,港鐵的改變除了硬件外,還有站名的一些或大或小的變更。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馬連拿(Mariner)」到「半島(Mariner)」、最後成為「尖東」的站名,這個站帶着濃厚的英屬氣質,從音譯到意譯,最終變成尖沙咀東,字裏行間亦能讓人洞察到香港這個地方日益轉變的文化特殊性。
除此之外,香港大學站的前身「屈地」、上環的前身「林士」及油麻地的前身「窩打老」等等,都是由英文直接音譯的站名,這些站名隨着香港特有的文化逐漸強化,以及回歸祖國後的改革,都有着明顯的轉變,讓乘搭地鐵的港人有了更強烈的文化歸屬感,亦同樣潛移默化地成為獨特文化印記。
車票式樣變遷值得紀念
港鐵發展到今天絕不輕鬆,雖然現今人手一張八達通,十分便捷,但在八達通與電子支付出現之前,手持一張港鐵車票,是香港人的一種集體回憶。
1979年,在地鐵運營之初,車票只分為5種車資,由1元至3元不等。但由於每種車票上都印有不同的數額,每調整一次車資,便要全部回收,再重新調整印製及發行。這種車票以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直至1986年初,當試驗由同一售票機售賣各種不同票值的車票成功後,所有收費區便可共用同一式樣之車票,成人和小童的單程票亦由此簡化至各一款。
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車票便在2013年徹底進行了大改革,磁帶車票由智能車票所取代至今,車票亦開始有了藝術創作,由書法所呈現的站名作為背景,更加富有地方文化特點。
儘管車票早已被更加智能的工具代替,現代人甚至無需實體八達通或車票乘搭交通工具,但仍有不少市民收集港鐵車票,留存那五彩斑斕的珍貴回憶。
山頂纜車的獨特旅程
山頂纜車在交通工具裏,對於港人來說使用率不算太高,但它在太平山上攀爬,沿途盡收小島美景。雖歷經戰事與歷史的洗禮,絲毫不影響它在港人心中的獨特地位,更成為最重要的維港經典景點,是所到之人的必來之處。
是交通工具也是重要景點
早在1873年,山頂酒店已開始營業並吸引富豪名流光顧,但當時往來山頂仍是倚賴人力轎車為主要交通工具。1881年,蘇格蘭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A. F. Smith)提議了一項建造港島纜車鐵路的計劃,將美利樓與維多利亞峽連接起來。1882年,該計劃獲得了政府批准,並成立了香港高山纜車鐵路公司。山頂纜車於1888年5月開始投入服務,成為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系統,鐵路全長1,350米,中途共設5個停車站。
最早的纜車採用塗上油漆的木材製造,車廂前後位置各設幾排敞開式條形座位,而中央則設有一個廂房。與電車的命運相似,1941年戰時,日軍佔領九龍半島之後,山頂纜車機房受擊損毀,日軍一枚炮彈的碎片嵌於纜車兩台綱纜鼓輪底下。
作為香港的重要景點及獨特交通工具,山頂纜車一直是藝術家和攝影迷捕捉的焦點。無論是純粹為保存個人回憶,還是用作商業用途的專業照片,山頂纜車總是那麼令人神往。早期的照片不僅是在山上或山下的站台拍攝,有些作品更在沿鐵路的不同地點取景,如白加道站是現存最古老的山頂纜車車站建築,2021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
第六代新車今夏將啟動
1997年對於纜車來說是較為重要的一年。在1993年時,凌霄閣邀請英國著名設計師Sir Terry Farrell操刀,耗資5億港元將凌霄閣改建為一座集購物、娛樂與餐飲服務於一身的綜合大樓,並於1997年5月重新開放。當年正逢香港回歸祖國,內地遊客亦比往年更加多了起來,山頂設施的建成理所當然成為了一個更加興旺、具有香港代表性的旅遊景點,纜車的使用率更加龐大,越來越多的港人或遊客通過搭乘纜車前往太平山頂,飽覽香港景色之餘,亦為纜車的魅力傾倒。
到了2008年,第四代山頂纜車車廂經活化再利用後成為旅客諮詢中心,是當時旅遊事務署推行的山頂改善計劃工程的一部分。該纜車在1959至1989年間服務,甚具歷史價值,改裝後並設有「維多利亞式」建築風格的蔭棚,集古物與新意於一身,配合山頂的歷史背景。
為有效提升乘客體驗,山頂纜車服務自去年6月起暫停營運,由此展開全面的系統及設施升級工程,包括把車廂載客量由120名提升至210名,以縮短乘客等候時間,改善傷健人士進出車站及車廂,並於花園道總站內提供更舒適及可容量1,300人的室內等候空間等。早前山頂纜車宣布第六代新車將於今夏投入服務,車身特別塗上具標誌性、獨特的「山頂纜車綠色」,分別向第三代(1948-1959年)及第四代山頂纜車(1959-1989年)致敬。
(來源:香港文匯報A10:要聞 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