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記者 敖敏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在即,「連接粵港 齊賀七一」粵港澳大灣區創科行業交流會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活動近日在佛山南海青創工合空間舉行,舉辦分享交流會、放飛象徵希望的氣球、舉行聯歡晚會、慈善募捐,來自深圳、佛山和香港等地的粵港創科界專家、青年創客、創業導師以及政府、社團、商協會負責人,共同為香港特區「慶生」,並探討新起點上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活動由南海青創工合空間、香港資訊科技聯會主辦,包括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執行會長林迪夫、廣東海外聯誼會副秘書長楊莉、香港信息科技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煒國、世界院士聯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李大東、香港佛山工商聯會會長李豐年、工合空間聯合創始人兼CEO 葉興華等粵港兩地重量級嘉賓參與了線上線下的交流。
見證大灣區硬聯通到軟聯通
工合空間聯合創始人兼CEO葉興華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一步步重回正軌,每一步都更靠近祖國。作為香港人,歸屬感越來越強烈。他感慨,回首25年,自己從校園少年,成為大灣區的超級聯繫人,幫助粵港澳青年創造更多在內地發展的可能性。他相信,香港一定會開啟良政善治的新篇章。
粵港澳合作促進執行會長林迪夫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三年多來,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導引下,大灣區在科技創新的交流合作進入全新階段,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關鍵要素加速流轉。比如,廣東財政科研資金可跨境直接撥付港澳機構使用,大型科研設備通關實行24小時預約「即報即放、到廠檢驗」等。設施「硬聯通」到機制「軟聯通」,為香港加快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供了強大助力和支撐,也為香港科創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他續指,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保持着繁榮穩定,保持着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香港青年應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創客在不同賽道獲得創業機遇
「90後」港青郭曉君2016年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來到佛山創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與同樣畢業於港中大的愛人共同創立文玩微拍堂「鼎鼎有明」品牌,專注文玩藝術品的線上直播拍賣。同時,與幾個志同道合的留學生夥伴,創立了「有野」戶外文化品牌,以新理念打造擁抱自然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眾多合作夥伴。「大灣區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給我們個人帶來了很多創業和發展機遇。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年輕人對民族、對文化的認同感,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的謝韻馨,在港工作一年後亦來到大灣區珠三角地區創業,致力於機械人研發與製造,研究蛇形機械臂在航空維修領域的應用。在她看來,大灣區一體化將更加有利於製造業供應鏈上下游的有效聯通,這對於在大灣區創業的科創企業將會是強有力的支持。期待疫情能夠盡快緩解,香港與內地來往更加通暢。
分享會結束後,一眾嘉賓共同見證工合灣區建造發展委員會的成立,未來該委員會將助力香港業界發掘大灣區智慧建築科技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