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頭痛的經驗。頭痛成因甚多,部分病因複雜,亦可能是腦部出現問題的徵兆,不能掉以輕心,而且坊間所賣的成藥未必能幫助紓緩痛症。以下會深入探討門診常見的頭痛成因。
頭痛分類
頭痛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包括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前者十分普遍,泛指無根本原因的頭痛;後者是由其他情況或疾病引起。
一般而言,原發性頭痛是慢性與反覆發作的頭痛;而繼發性頭痛大多是突然發生而以往不曾出現,或者屬於新發生且特徵有別於以往的頭痛。本文將集中探討原發性頭痛。
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Migraine)、緊張型頭痛(Tension Headache)及叢發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
1. 偏頭痛
很多人覺得所謂「偏頭痛」就是指單邊頭痛,其實不然。要診斷偏頭痛,不能單靠頭痛的位置來判斷,因為有三分之一的偏頭痛患者是兩側同時頭痛。典型病徵包括強烈抽痛或可能伴隨感官上的先兆,如看到光暈、視覺扭曲或突然嗅到怪味。
偏頭痛成因不明,但不同患者會有個別誘發因子,導致頭痛發作,如精神壓力大、睡眠不足、時差、過分劇烈運動等等;而女士則有可能是受雌激素等荷爾蒙影響(如生理週期),情況在更年期後有機會得到改善。飲食方面的誘發因素則包括體內水分不足、不定時飲食或進食某些食物,如朱古力、芝士、醃製食物、酒精等。
要預防偏頭痛,得從生活習慣入手,包括盡量保持睡眠充足、天氣轉冷時做好禦寒措施,以及避免進食可引致偏頭痛發作的食物。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以女性居多,患病群組多屬較年輕的成年人,情況在踏入中年後會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頭痛有遺傳因素,若父母患有偏頭痛,子女患上的機會也較大。
2. 緊張型頭痛
緊張型頭痛是一般成人最常見的頭痛,特徵是有緊繃及壓迫感,痛處通常位於頭部兩側,如前額、頭頂及後腦。發作時頭部有如孫悟空被「金剛箍」緊緊壓迫,程度屬輕至中度,不會令患者想嘔吐,亦不會因活動或頭部晃動而加劇。
要治療緊張性頭痛,關鍵在於找出壓力和誘發頭痛的來源,以減少頭痛日後再度發作機會。患者不妨嘗試聽聽輕鬆悠閒的音樂、腹式呼吸、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吸收、戒煙等等,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有助減少頭痛發作。
3. 叢發性頭痛
叢發性頭痛較常於睡覺時發生,患者多為青、壯年男性。疼痛部位多數在單側、眼眶四周和額頭,一般持續約十分鐘至兩小時。病人或會眼結膜充血、流淚、流鼻水、前額及臉部腫脹。
叢發性頭痛是由三叉自律神經和下丘腦失調引發。如不幸出現病徵,便應諮詢醫生作臨床診斷,並配合腦部磁力共振檢查,以排除腦下垂體瘤或其他腦疾的可能性。
所有頭痛患者都要進行掃描?
診治期間,醫生會先排除頭痛是由其他更嚴重疾病引發的可能性,如顱內出血、腦中風、腦腫瘤等。如有需要,醫生會為病人安排相關檢查或造影診斷。排除頭痛涉及其他疾病後,醫生會詳細評估病人年齡、病歷、頭痛位置和頻率、生活習慣及家族病史等,以判斷頭痛的種類。
頭痛來襲固然非常難受,但病人不宜長期依賴止痛藥,最重要是及早求醫,以找出成因,對症下藥,方能治標兼治本。
養和專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