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孔雯瓊
今天是2022年4月1日,是黃浦江以西的浦西地區正式被按下暫停鍵的日子。凌晨起,馬路上不再有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也沒了夜歸人踢踏的腳步聲,四周靜到只能聽見微微吹過的風聲。
周遭環境是寂靜無聲的。但每個人的手機裏卻熱火朝天。筆者在封控前,通過鄰里拉群的方式,進入到小區業主建立的多個群裏。在年輕人的群裏,昨天凌晨大家最熱鬧的就是在「大年夜雲蹦迪」,一場網絡上的電音直播間,成為年輕人的狂歡,業主群裏的90後00後跟着直播在家互動,有人甩芹菜,有人搖蘿蔔,白菜雞毛菜萵筍等「壓箱底」的蔬菜,都成為慶祝的道具,一個個小視頻飛快的在群裏刷屏。可能其他地方的人會看不懂,上海浦西封控了,上海人為什麼還在狂歡?那是因為我們知道,封控和足不出戶是為了悶死病毒,是為了抗疫的勝利,更是為了迎接幾天後的自由。
小年輕在雲娛樂。更多居民則是在相互關心彼此鄰里的生活。樓組長會在群裏一個個仔細問着,誰家的基礎病藥備夠了沒有,訂的菜有着落了沒,家裏還有什麼缺的,特別反覆強調,「有任何困難一定要說出來。」
一個門洞裏的鄰居,這個時候關係更是親了。筆者隔壁門洞的樓上,有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兒女都居住外地,只有她一人在滬。老人沒有微信,更不懂加群,這時她樓上的一對小夫妻在業主群裏主動表態:「我們知道她家裏電話,每天會打電話去關心一下的。」那棟樓的樓組長更是發着拍胸脯的表情在群裏向大家保證:「她家吃的菜,我會每天去幫她搶,直接讓志願者送過去。」其他居民也都紛紛表態:「只要自己有的,老人家有需要一定奉上。」
凌晨過後,當天早上7點鐘起,浦西迎來第一次核酸。筆者所在的小區,經過之前群裏鄰里關係的預熱,大家排隊時格外謙讓,同時也紛紛善意的相互提醒:「昨天群裏都科普了,排隊要間隔一米以上哦。」「曉得曉得,一會做核酸,摘口罩只露嘴不露鼻子哦,這也是群裏講的。」
很多人原本在這個小區生活了十幾年都不曾相互說上一句話的,經過拉群聊天,人與人的關係一下子親近了起來。
今天也是四月第一天,上海這裏的人間四月天,鄰里情更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