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遇 | 歌神張學友曲不離口 寄語後輩「首先你要愛唱歌」|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10)

香港機遇 2022.02.08 20:00:00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吻別》、《祝福》、《李香蘭》、《愛是永恆》……很多人的成長路上,或多或少都聽過幾首張學友的歌。被稱為「歌神」的張學友,自八十年代出道後活躍至今,在樂壇創下一個又一個紀錄。他是怎樣保持狀態的?他對當今樂壇發展有什麼看法?下一步有哪些創作計劃?在本集《香港機遇》中,張學友向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分享了很多從藝趣事,談及給青年歌手的建議,他反復強調一句話:「首先你要愛唱歌。」

說起張學友出道的契機——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1984年舉辦的第一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張學友在朋友鼓勵下參賽,從過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拿到全港總冠軍。在這之前,他並未接受過專業的聲樂或唱跳訓練,只是單純地愛唱歌。從很小的時候,張學友就很喜歡唱歌,也常被要求在長輩面前表演唱歌,「歌神」也躲不過才藝展示。那時學友覺得自己唱得不錯,用錄音帶錄下,卻聽到一把完全不同的聲音,嚇得他將一卷錄音帶扯爛扔掉,「錄完的聲音和你自己聽,是完全不同的。」張學友說,用了很長時間才接受「原來我的聲音是這樣的」。

【回看出道之路:空間廣闊邊學邊做】

成長於港島東區的張學友,曾「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個海員,因為父親叔伯都是行船的,堂哥們也繼承父輩衣缽行船。後來張學友發現自己暈船,當不了海員,於是他讀完書後「留在岸上」做了文員。有趣的是,張學友當時住在鰂魚涌,公司在中環,在沒有東區走廊沒有地鐵的年代,搭巴士是他每日返工放工的唯一選擇,這可苦了這個當年坐電車都會暈車的年青人。「現在長大了,不知道為何不再暈車,可能60歲可以去做海員也說不定。」張學友笑道。

回看自己出道之路,張學友說,和現在的新人相比,那時候有很多空間,可以在出道後慢慢磨練唱跳,邊學邊做,不像現在,新人一出來就很厲害。為了出道,新人要先接受系統的訓練,再參加比賽,贏了就要馬上可以站在台上演出,「跳舞跳到『嘭嘭聲』,個個都是郭富城,一出來就要準備好。」張學友覺得,整個過程加速了很多,壓縮了很多。

【分析難出巨星原因:娛樂沒有這麼集中了】

然而,後浪不斷推前浪,卻鮮有後浪成為新的天后或天王。當被問及為何難以出現類似當年「四大天王」一類的巨星,張學友的分析一針見血:娛樂沒有這麼集中了。在過去,缺乏娛樂的年代,很容易一個人變成一個焦點,再加上以前的媒介通常會一起聚焦一個目標熱點,令到一首歌、一個歌手可能橫掃所有頒獎禮。

學友用自己的金曲之一《每天愛你多一些》舉例,這首歌曾連續30幾個星期霸榜,過後還時不時重複播放,「一首歌,聽10次想不記得都不行,聽100次就會唱,它就不是我的歌,是你的歌,是我們的歌,這樣的播放率和關注度,自然會令它變成金曲。」而今,產業發展壯大,各家各有各做,焦點變得很分散,加上人們的娛樂選擇多了,聽歌、看戲、玩遊戲……種種原因綜合,令當年比較容易有天王天后、流行金曲。學友坦言,現在做這行的環境沒有以前那麼有利,「但都一定有辦法的。」

在華語樂壇舉足輕重,於香港有超過70首冠軍歌曲的張學友,除了唱歌了得,演戲實力也不可小覷。《旺角卡門》的烏蠅哥,《男人四十》的林耀國……張學友曾塑造過多個深入人心的角色。有一段時間,張學友密密拍了很多電影,後來漸漸遠離了銀幕,用他的話說,拍戲從他主要維持生活的角色,變成了興趣。「以前唱歌收入不是很穩定,但拍戲可以知道收入會有多少,所以有一段時期是我生活的主要收入。後來做演唱會機會多了,收入有了保障,就抽空會拍一下。」那部戲合適就拍,或者有「人情債」要還就拍,更多的時間,還是拿去了做音樂,做更喜歡的事。其中,《雪狼湖》音樂劇,就是他一次頗為大膽的嘗試。

【創作《雪狼湖》:不知道能不能行 有勇氣試試】

「其實那時候音樂劇怎麼做自己都不是很懂,就去學,去看荷里活、百老匯怎麼做,留意如何轉折、如何講故事,然後上一兩個工作坊,回來就開始自己創作。」談起「膽粗粗」挑戰自創自導自演音樂劇的故事,張學友給自己的評價是「能不能行不知道,起碼有勇氣試試。」而今想再次挑戰,卻因為想超越當年的自己,想做的比以前更好,反而想法多了,做起來沒有那麼順手。不過,他亦透露,自己在幾個不同範疇中有大把計劃,「雖然因疫情原因,表演計劃受到一定影響,但創作計劃在進行中。」

提到疫情,張學友不斷呼籲大家戴好口罩,遵從防疫指引,莫貪一時之快影響很多人,「我們不認識,但我也在受影響。」學友透露,自己天天都在等疫情過去,「一定不會比我更急了。」沒機會唱也要「創造」機會唱,平時學友把練歌當成自己的娛樂,為了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他可以一整天練歌,「到一叫你那時,上台就可以做得到。」

【籲港青北上看看:眼界放大 心胸放大】

這種精益求精,來自張學友對自己的高要求。儘管在唱歌方面已有極高造詣,學友卻說,自己「不夠膽」收徒,因為怕「教錯人」,誤人子弟。「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演唱,但經驗會隨着累積改變,我自己也會推翻以前的唱歌方法。」張學友說,若真的要學習唱歌,可以找老師學一套基本技術,在此基礎上發展自己的感覺和對音樂的看法,最終才會百花齊放,有各式各樣的音樂出現。

談到給年輕歌手的建議,張學友反復強調:首先你要愛唱歌。「因為你不愛,你不會喜歡去做,不是不斷去做,你是不會成功的。」他提到,兒時不理解什麼叫「曲不離口」,現在明白了,若幾天不唱,便要從頭來過。「不是你每天唱就一定沒問題但一不唱,就一定不行。」要堅持一件事,喜歡那件事是出發點,「一定要喜歡才行。」

而今,面對成熟的市場,特別是更開放的內地市場,張學友認為青年可以抓住機會多去看看,「將眼界放大,心胸放大,去接受一些不同的東西、不同的人和地方,這樣才會發展的更加好。」從90年代就去內地演出,一路看內地不斷變化的學友,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內地超乎想象的快速發展。他認為,港人只要發揮適應力強,頭腦靈活「轉數」快的強項,一定能有機會把握住發展機遇。

【為人處世問心無愧:「自己會舒服些」】

演藝事業之外,張學友亦熱心公益,關心社會,曾舉辦過多場慈善演出。近年在疫情時唱抗疫歌為醫護打氣,石家莊爆發疫情時第一時間拍片為河北加油,東京奧運時獻唱粵語主題曲為奧運健兒打氣,最近也參與了北京冬奧歌曲的錄製。張學友說,很多時候自己是個非常被動的人,自己想做這些正能量社會事務,剛好有人找,評估過覺得自己能做到,又認同這件事,就會去做,若是做不到,也會明確告知。凡事有明確原則,讓他在娛樂圈有好人緣,不做對旁人不好的事,不利用人,問心無愧,「自己會舒服些。」

至於在家中地位,張學友數了數,太太、兩個女兒、媽媽、寵物狗、寵物龜……自己排到了最末位。自稱「佛系管理」老爸的學友,提到兩個女兒忍不住眼帶笑意,無論將來女兒們發展成怎樣,他希望自己能在女兒身邊支持她們,一路給予意見。平時在家,也會做家務、運動,熱衷打網球,偶爾會與職業水平球員過招。學友透露,自己的球拍用了很久一直沒換,因為這樣若球技進步,就證明好球是來自他自己,而不是換了好球拍。他笑指,自己的「古董」球拍聽說已炒到三千元一個。即便在打球時,他也在唱歌給自己聽,讓自己有一個打球的節奏,同時也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曲不離口」。

【側記:平易近人 鄰家「歌神」】

「四大天王」之一,「歌神」張學友,靠近他,只覺得是鄰家暖男,一點明星架子都沒有。

一月初的香港有些許涼意。節目拍攝這天,張學友和工作人員輕裝簡行,進入攝影棚,與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寒暄時,已快速做好拍攝的準備工作。隨着錄製開始,攝影棚內時不時充滿歡聲笑語,對談氣氛活躍而熱烈,帶動室溫也暖了些許。

當被問到最喜歡自己的哪首歌,學友機靈地反問周教授對哪首歌比較熟悉,得知周教授喜歡《輕撫你的臉》,學友立刻答「沒錯,《輕撫你的臉》就是我喜歡的歌。」以此類推,他最喜歡的歌可以是《李香蘭》,是《吻別》,是《每天愛你多一些》。說到太太喜歡煮飯,周教授問張太太最拿手菜是什麼,學友笑瞇瞇地對著鏡頭說,「什麼都很好,什麼都好吃!」聊到女兒們對自己廚藝的評價,學友毫不遲疑地說,「肯定說我煮得好,我是她們的朋友!」現場工作人員幾次被學友詼諧幽默的發言逗得忍俊不禁,仿佛他不是正在接受訪問的大明星,而是正在話家常的鄰家暖男。

「我整天就算沒機會唱也在準備。」唱歌是學友準備得最充足的事(資料圖片)

輕鬆愉快的氛圍延續了整場訪問,但當談到學友鐘情的表演時,他自然而然地會帶上認真與真誠。「我整天就算沒機會唱也在準備。」唱歌是學友準備得最充足的事,在家唱,打球也唱,偶爾朋友聚會在KTV也要唱到盡興以至在朋友中有了「麥霸」的稱謂。因為熱愛,所以堅持起來毫無壓力,所以能在華語樂壇封神。「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對張學友來說,或許歌詞中的「你」指代的不僅僅是家人,還有唱歌。

懷抱初心,獨運匠心,把握機遇,終成巨星。或許很多人都盼着,疫情過去後,能再聽一場張學友的演唱會。

(視頻攝製:加南、任青、蘇婷 / 剪輯:加南 / 撰文:記者 蘇婷)

 

【 關於《香港機遇》(Our Synergy)】

點新聞《香港機遇》(Our Synergy)是一檔非一般的節目,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同時馳騁商界,對香港方方面面有獨到見解。在這裏,你會看到來自政界、商界及文化藝術界等不同領域的嘉賓有別以往的一面,聽他們與周振基暢聊成長經歷與行業故事,同時結合當下熱點,探討香港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機遇。

【 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 Prof. Stephen Chow 】

出生於香港,香港大學經濟及商學院哲學博士,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亦馳騁商界,大力支持慈善公益、教育事業。在《香港機遇》這檔節目中,周教授亦延續無償服務社會的公益行動,義務地以特邀嘉賓主持身份邀請各領域代表人物,講述香港機遇故事。

編輯:Ivy
關鍵詞:香港機遇張學友周振基
評論
字號:
發表
查看更多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