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記者 曾敏捷、梁少儀、梁堅)解決房屋土地供應難題是政府施政「重中之重」,新界北將迎來翻天覆地變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昨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為迎接深化港深合作帶來的新機遇,在新界構建總面積達三萬公頃的「北部都會區」,在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配合下,兩地融合發展,形成「雙城三圈」的跨境策略性空間格局,覆蓋包括天水圍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古洞北/粉嶺北等六個新發展區,有利港深政府多方面緊密合作,「強強聯手」。
根據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未來20年將新開拓約600公頃用地,涉及新增16.5萬至18.6萬個住宅單位,相當於13至14.5個太古城。連同現有住宅及已規劃項目,北部都會區最終料可提供90.5萬至92.6萬個住宅單位,供250萬人居住。創科發展將是該區的發展引擎,區內可提供65萬個就業職位,創科產業職位佔15萬。
香港北部是本港未來土地供應重鎮,現時由東至西有六個新發展區及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地理位置優越,有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是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
新增單位約近15個太古城
林鄭月娥昨日在施政報告表示,經充分考慮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對香港的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前海方案的帶來機遇,於《香港2030+》基礎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形容是「『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製,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發展綱領」。
北部都會區策略列出10個重點行動方向、45個行動項目,包括興建5條新鐵路項目、4大規劃房屋拓地項目、3個濕地保育公園等(詳見表),期望用20年時間基本建成,涉及新增16.5萬至18.6萬個住宅單位,相當於13至14.5個太古城。
「雙城三圈」多方面合作
林鄭月娥就北部都會區提出「雙城三圈」概念,即是香港和深圳雙城,以及由西至東的「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大鵬灣/印洲塘生態旅遊圈」,她形容這概念「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發揮強強聯手,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政府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稱,「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是將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提升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創造更多新經濟職位,涉及興建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洪水橋及前海。「港深緊密互動圈」主要是建設新田科技城,形成創科產業生態系統。「大鵬灣/印洲塘生態旅遊圈」涉及創造生態康樂與旅遊機遇,豐富港深居民的休閒生活選擇。凌嘉勤說,流浮山可打造成另一個「數碼港」,配合對岸深圳的類似創科發展,可形成「后海灣門廊」,類似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與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ICC)的維港門廊。
研增設副司長統籌項目
為了加強執行力,政府會研究在下屆政府設副司長職位,領導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項目發展。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凌嘉勤說,發展策略提出的是概念和發展方向,現時尚沒有具體的發展優次時間表與總成本估算。
基建先行 提出五鐵路項目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提出五個鐵路項目,包括連接洪水橋/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綫向北延伸,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探討將東鐵綫伸延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暫名為羅湖南站,以釋放羅湖/文錦渡及上水北一帶的發展潛力。
北環綫將由古洞站向東延伸,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同時,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的可行性,以帶動該區和流浮山的發展。
羅湖文錦渡供約八萬伙
政府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稱,就港深西部鐵路,港深雙方將共同研究跨海段的走線與落腳點,目標是以最短距離橫越深圳灣。而把流浮山及尖鼻咀納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預計可新增四萬七至五萬二千五百個住宅單位。報告並提出探討在尖鼻咀至白泥興建自動捷運系統,全線六個車站,帶動流浮山至白泥沿岸發展,預計有潛力供應約一萬五千五百至一萬七千五百個住宅單位。
報告指出,建設羅湖南站可帶動周邊商住發展,改劃包括羅湖鐵路貨運場等相關鐵路用地及相鄰土地,大規模供應約九千至一萬零五百個住宅單位。報告並建議搬遷上水屠房、上水濾水廠、石湖墟污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連同羅湖南站商住發展,估計整個「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可提供七萬五至八萬五伙住宅單位,規模相當於大約六個太古城。
其他鐵路項目方面,為配合重啟馬料水填海計劃作創科發展,當局邀請港鐵研究興建新的東鐵綫科學園或白石角站,初步選址為白石角教大運動中心用地,並在附近興建房屋及商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