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26日,「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在香港盛大舉行,來自國家航天領域的科學家團隊走進校園,舉行公開講座暢談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並首次在港展出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一系列的活動使香港民眾深入了解國家航天發展歷程,領略科學家們科技報國、興國、強國的博大襟懷,切實感受祖國的發展進步,共享成就與榮光。
從首問蒼穹到自建空間站,中國航天事業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航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着香港同胞,更激勵香港青年傳承航天夢想。6月17日,三名航天員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併入駐天和核心艙,再次在香港掀起航天熱潮,多所學校組織學生觀看直播,見證神舟十二號飛船順利升空。有媒體表示:「這是最好的國民教育課!」本次「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更讓香港的「航天熱」持續升溫。無論是在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還是六所中小學,每一場科學家講座都座無虛席,觀眾們踴躍舉手和科學家交流,氣氛熱烈。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6月27日開始正式向公眾開放後,大批香港市民在展館門口排隊,希望一睹月壤的風采。

一直以來,航天在香港都有着非凡的意義。香港特別行政區升起的第一面國旗和區旗,正是祖國用返回式衛星搭載後贈送給香港特區政府的;自2003年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訪港開始,已有多位航天員赴港交流,並舉辦多次航天飛行展,令港人可參與其中分享榮譽,加深對國家發展認識,大大提升歸屬感、認同感;2016年,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進行了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3個實驗項目,點亮了香港青年的「太空夢」。
神舟飛天、天問探火、嫦娥奔月,在我國航天事業輝煌成績的背後也有香港科學家的貢獻。近年來,香港的科研團隊積極參與祖國航天事業發展併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研發「嫦五」登月採樣使用的近距離攝影機、表層取樣器和封存月壤樣品的初級封裝系統,為天問一號任務的管理團隊選擇火星的着陸地點提供協助等。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逐夢九天」的共同夢想。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近一年來,香港社會由亂及治,「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掀開歷史新篇章,香港市民期盼新生活、新發展、新氣象。23日,當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中國航天與航天精神》的演講在香港理工大學引發熱烈掌聲,當香港與內地科學家的手緊緊握一起,相信在以「愛國」和「創新」為內核的航天精神的感召下,定能激勵香港青年樹立科學夢想和自立自強的科技自信,提升香港民眾對國家的自豪感、認同感和歸屬感,牢牢把握機遇,充分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來源:央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