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何梓晗
6月25日,這個看似平凡的日子,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情。著名的航天科學家龍樂豪老爺爺走進培僑書院,與同學們分享科技知識、治學態度和家國情懷,校園迎來最熱鬧的一天。
龍爺爺講得非常生動,我們聽得非常感動。同學們「追星」成功,受益匪淺!
從講座預告到正式開講,這一個星期,我們經歷了「無感」、「懵懂」到「渴望」的過程。隨着對航天知識了解的加深,特別是講課內容的披露,我和同學們都期待着這一天早日到來。當我們還在猜測,是否仍是在班房看視像時,學校作出一個令人振奮的決定,大家可以在禮堂裏聆聽講座,可以目睹名家真容,感受現場熱烈氣氛!
當龍院士入場和離場時,老師和同學們都自覺起身、鼓掌,響起長時間的掌聲,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場景。龍院士走過我身旁時,一直在向我和身邊的同學揮手,臉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是那樣地和藹可親,完全沒有想象中科學家的那種嚴肅、刻板的感覺。

通過短短1小時的分享,我感受到了國家航天科技在西方國家的封鎖中逐步壯大,最終走在世界的前列,碩果累累,成就輝煌,我感到無比驕傲和無限自豪。航天科技講座,激發我們對探索太空的嚮往,可以隨課件體會唐朝大詩人李賀「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意境的美好;鼓勵我們重素養、愛科學、勤學習,提高個人素質,將來用成功回報父母,用成就奉獻國家。在我們身邊,有同學表示想當一位小航天員,親身登上月球,當一位「現代嫦娥」。
龍院士前一天在香港大學開設講座,今天到培僑書院與同學們分享航天歷程,這位84歲的老院士擔心我們聽不懂,連夜修改了課件,而且題目也是「量身定制」,由《長征火箭與中國航天》改為《陪你一起走近航天》。通過這個細節,深切感受到龍院士的體貼、認真,以及超強的行動力。

在培僑書院校園裏,還有一棵「太空人」楊利偉2003年親手種下的橡樹,現已是亭亭如蓋。18年之後,龍院士給我們送了一條「黃金公式」:個人素質=(知識+能力)X品德。這是航天精神在校園內的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時刻陪伴、感染、激勵着這裏的學生。
(作者為培僑書院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