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香港·愛情·家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匯
2020年12月21日 15:45

图片

图片


生活不止一個角度,但離不開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若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恐怕就只剩一個角度:公屋、居屋、劏房、私人樓。


文/陳惠芳


  居住是港人面對的最大問題。香港無綫電視台熱播劇集《香港愛情故事》,正反映時下升斗市民生活境況,劇情貼地、易生共鳴是該劇成功之處。


图片

該片在評分網站豆瓣電影獲得8.9高分。


图片

劇中這對情侶是不少年輕情侶的縮影,想結婚但又為「安樂窩」而煩惱。


  《香港愛情故事》由白彪、龔慈恩飾演夫妻,他們與三名子女(羅天宇飾長子陳子朗、王敏奕飾次女陳子欣、游嘉欣飾幼女陳子婷)一起,一家五口居住在華富邨公屋。通過上一代父母與下一代子女的不同人生故事,形成對比,反映出兩代人的鴻溝。在婚姻上,上一代人因「相愛容易相守難」而離婚,下一代人則要面對上樓的困境。父母可以和兒媳共住公屋,長子陳子朗與其女友邱凱琪(龔嘉欣飾)寧願住劏房也要空間自由。



图片

莫少霞(左)與陳漢聲互相生厭,相對無言。白彪(右)在劇中飾演脾氣暴躁的大男人陳漢聲。


  白彪、龔慈恩飾演的夫婦陳漢聲、莫少霞二人,婚後申請公屋,上一代升斗市民無一不是。面對子女生活就是天生天養,沒有時下父母想得那麼多。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下,全職主婦莫少霞任勞任怨,但丈夫陳漢聲仗着一家之主地位,對老婆諸多不滿、出言侮辱,對子女打打罵罵,搞到家無寧日。隨着子女長大,莫少霞看不過丈夫所為,此時離婚也越來越普遍,她一改往日逆來順受,跟丈夫提出離婚,並自力更生重新出發。


  幾番周折 「上車」夢碎


  在現實中,近年不少五六十歲夫婦因不同理由離婚。舊一代女性即使不滿丈夫、生活艱難仍會默默守護個家。但隨着子女長大已無後顧之憂,過了大半輩子辛苦生活,下半場決定離場展開新生。而陳漢聲、莫少霞之次女子欣小時候,因家庭不時吵吵罵罵而自殘,一早就因對父親不滿而離家。父母的經歷,更令她不信任愛情,認為一夜情才是她所歸。這種來自基層原生家庭的傷害的例子,在現實中多不勝數。


  該劇以陳子朗、邱凱琪這對情侶為主線,邱凱琪因爸爸(石修飾)再娶了一名年輕的越南女子,憤然離家並到男友家中居住。公屋的斗室已沒有私人空間,二人情侶生活只能在外面「炮房」解決。


  在第一集中,子朗在兩人交往七周年的紀念日向凱琪求婚並成為其未婚夫,在第六集成為其夫。兩口子婚後搬出自住,但凱琪為了省錢,租住「太空艙」、劏房,反映出時下無殼蝸牛畸形現象。樓價高企下,情侶想「有樓先結婚」,甘做樓奴便要「死慳死抵」。他們在租住劏房時,經紀說劏房夠細不用打掃,還說「人不就是食、瞓、拉,這裏一應俱全」。劇中有一幕是凱琪在洗手間洗菜,其老公子朗如廁開大臭氣熏天。試想一下,兩口子已是如此,一家四口更情何以堪,房屋政策長年沒大進展,更顯市民的無奈。


图片

游嘉欣在劇中飾演的陳子婷(左)是一名大學生,表面品學兼優,但其實是個拜金主義者。


  陳子朗在工作中被某公司高薪挖角,凱琪二話不說叫他辭去原本的工作跳槽。成為樓奴的他,往後對着諸多挑剔的上司也只能逆來順受。由於子朗常常開夜班,跟妻子正常生活出現時差,二人欠缺溝通越行越遠,最後更因購入單位經紀出錯面臨「撻訂」,兩口子四出張羅額外首期,見盡人情冷暖,最後買樓不成,陳子朗一度返回公屋住,新婚夫婦變成分居。「上車」夢碎,令他們面對一大考驗,合或分成了他們人生交叉點。


图片


  映照現實 一針見血


  這段劇情就是映照現實人生的一面鏡子。當初或許有情飲水飽,回到現實愛情不能當飯食。很多有經濟能力的夫妻初時還可以租樓住,並不覺什麼;漸漸在大氛圍影響下覺得幫人供樓,不如自己買樓。現實不少女人覺得「沒磚頭就沒安全感」。如今有不少夫婦結完就「分」,各自回到父母家居住,省一筆租樓開支。排公屋也好,排居屋也好,「上樓」又好,都要儲備一筆錢作準備。


图片

劇中還辛辣揭露情騙的十大徵兆。


  陳家長子成家、次女離家,於是陳漢聲自太太離開後,屋企只剩下他和細女共同生活。陳漢聲繼續大男人性格,喝令細女做家務,細女忙於功課懶理又吵起來,更嘗試離家。本身有男友的細女,和樓下一位保安員很投契,可是她誤以為男友是有樓之人,面對二人選擇,她心中早知有樓才有幸福,愛情與現實已不再是單一這麼簡單了。


  飾演陳子朗上司的Sophia(莊思敏飾),是一名有樓有錢的女強人。女人太強男人怕怕,她只得網上交友。香港是女多於男,事業成功的女性有不少是單身,網上交友成為她們心靈的慰藉,可陷入騙情、騙錢的案例亦屢見不鮮。


图片

王敏奕在劇中飾演自由攝影師陳子欣,放浪不羈。


  劇中的陳子欣性格反叛、頑固、淫亂,與紀家希(謝東閔飾)有錯綜複雜的感情線,在第八集中兩人發生一夜情。子欣明知家希已有醫生女友,仍主動追求,可是家希不肯放棄和女友的一段情,於第十集向子欣攤牌分手。


  《香港愛情故事》中,凱琪因爸爸再娶年輕女子,父女二人不和。繼母曾主動與凱琪修復關係,凱琪質問她是否貪錢,繼母說想和凱琪的父親好好過埋下半世。凱琪再問她:「你愛唔愛我老竇?」此時繼母就無言。金錢是物質,愛情是情感,年輕女子嫁給凱琪的爸爸,是建基於愛情還是金錢?在這社會上並非沒有,只是各取所需。


  至於陳漢聲,自從妻離子散後自我反省,重看和太太一起多年的相片,放下身段重新追求太太。女人難得自己男人改變過來,念及多年夫妻情最終原諒丈夫。本來各散東西變成最終大團圓結局。


  今年疫情下,市民接收消息有真亦有假,只有現實生活才最為真實。其通過對社會居住這個民生問題一針見血的反映,與不乏新鮮面孔的選角,令故事看來更加真實、更有共鳴。

  



图片
道出心聲
图片


  

图片

情侶兩人一起睇樓,但發現買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是香港無綫電視台經典的處境喜劇,該劇帶給觀眾歡樂,人物塑造較有戲劇感,故事有時有點天馬行空而爆發不少笑料。其中最多是誤會、猜測、妒忌、暗鬥,將一切人性喜劇化,半小時內劇中人物會得到自食其果或反省,齊歡唱的結局,觀眾可暫忘煩憂。


图片


  反之《香港愛情故事》卻是一部現實處境劇,劇中人物如7-11便利商店,總有一個喺左近。疫情下放大了現實境況,觀眾更有共鳴。大家不再沉醉於虛幻情節裏,《香港愛情故事》正正說出我們的心聲。

  



图片
要愛情?還是要有樓?
图片


  

图片

香港樓價最難頂,甫一開盤,就吸引如潮人群(大公報資料圖片)


  《香港愛情故事》是近年難得獲年輕網友大讚的無綫新劇。以前被批評老化的電視台,指拍師奶劇無新意,這次證明無綫也在求變中。


  該劇受歡迎,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彭學海認為原因在於該劇是處境劇,貼近社會現實,觀眾看得舒服,就如一服「安慰劑」。當年爾冬陞執導的電影《新不了情》上映時,正值武俠動作片橫行,但《新不了情》仍能突圍而出,正好表示觀眾口味就是於虛幻和現實題材來來回回,《新不了情》就是觀眾久違了的現實題材。


  而《香港愛情故事》中,陳子朗、邱凱琪這對年輕情侶為買樓夢碎而吵架,現實中亦有不少例子。彭學海表示,這要看兩人愛情建基於愛情還是一層樓上。時下情侶、夫妻急於上樓,何不想下先由公屋、居屋再到私人樓,兩口子一齊「創造」上私樓可能性,便會少了為樓而鬧分手甚至離婚收場。


  至於白彪、龔慈恩飾演的這對老夫妻因「相愛易相守難」離婚,至最後和好如初,彭學海稱,他們因愛情結合並一齊創造一個家,雖然相守不易,但上一代不會因環境不好而無限放大,愛情能令夫妻扶持到老。時下不少人就是將「麵包」問題放大,而忽略當初愛情的美好。即使女人可以嫁個有錢人,但老公卻拈花惹草,那女人抱緊金錢又有何用?磚頭(樓)、金錢都是死物,夫妻悟出愛的真諦才可共守未來。


(圖片:無綫電視視頻截圖)

往期推

全球恐慌 病毒變種 倫敦大逃亡

早在百年前,他們就開始「海淘」了!

相關版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夜讀 · 目录
上一篇早在百年前,他們就開始「海淘」了!下一篇透物見人,地下的「石頭」 會說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公文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