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魔幻現實主義選舉 唯有套路得人心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匯 2020年11月06日 10:12

图片

11· 6維港專線】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剛剛結束。全世界的觀眾見證了一場魔幻現實主義選舉大戲,從一場失控的總統大選辯論開始,到因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而被取消的次場辯論,再到上月底拜登兒子的「電郵門」,宮鬥、懸疑、情色甚至玄幻,各種元素一應俱全。今日從過往美國關於選舉的影視作品入手,細數這些老套卻屢試不爽的選舉套路。图片图片


文/小 惠


图片
套路1
打造形象

  

图片

《紙牌屋》中,Claire Underwood(左)為助丈夫競選,特意染一頭金髮討好選民。


上月第一條重磅新聞恐怕要算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然而更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他確診後三天火速出院,高調宣布自己已經戰勝病毒,並在之後的一次競選集會中聲稱自己的小兒子感染新冠病毒後15秒便痊愈,彷彿超人一家。如此無視科學的玄幻言行,在是次競選中屢次出現。其誇張言論的背後,恐怕還是為了塑造自己的強人形象。美國的編劇們當然不敢編得這麼誇張,但在各種影視作品中,亦有不少關於候選人如何打造自己政治形象的粗淺演繹。


比如在電影《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中,為了配合佐治古尼飾演的總統候選人的身高,連演講台的高度都是被精心調整過的;美劇《「法」妻》(The Good Wife)和《紙牌屋》(House of Cards)中,同樣身為副總統候選人主角夫婦根據選民的喜好設計自己的髮型穿搭,其中《「法」妻》中的男主角Peter更是在攝氏32度的體育館中穿着厚厚的毛呢大衣造勢,戲稱自己是「滿身是汗濕濕黏黏的海豹」。


图片
套路2
逐夢之旅

  

在特朗普入院治療短暫的三天中,網絡上曾掀起關於特朗普一旦無法繼續履職,誰能成為他的候補者的討論。從副總統彭斯、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直到排在第17順位繼任者國土安全部長,都被網友和媒體聚焦。


早在1972年,荷里活就有一部以此為噱頭的電影──《繼任總統》(The Man)。電影講述美國總統和眾議院議長在一場建築物倒塌意外中喪生後,副總統由於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不佳而辭去總統職務,James Earl Jones飾演的參議院臨時議長臨危受命成為第一個入主白宮的黑人總統。然而,這部電影本質上講的是少數族裔的美國總統夢。除此之外,還有羅賓威廉斯主演的《年度風雲人物》(Man of the Year),講述一個脫口秀主持人跌宕起伏的總統大選之旅,都是十足的美國主旋律電影,本質都是鼓吹美國的民主和選舉制度。


图片

 《繼任總統》以總統候補者為題。


图片
套路3
情色醜聞

  

图片

《選戰風雲》由總統候選人的桃色事件引發故事矛盾。


《「法」妻》開篇,男主角Peter因深陷性醜聞而退出州長選舉,身為妻子的女主角在這場風波中經歷心態的巨大轉折。這段劇情令很多觀眾想到了當年克林頓的「拉鏈門」。而無論是當年震驚全球的「拉鏈門」,還是近來甚囂塵上的拜登兒子(亨特拜登)的私生活風波,以性醜聞等私人話題攻訐對手,是歷年美國大選中慣用的手段。


《選戰風雲》講述的便是一起因總統候選人的桃色事件,引發的一場悲劇。為免桃色事件曝光,總統候選人與事件知情者,賴恩高斯寧飾演的發言人之間,不斷的博弈,彼此互相恐嚇與威脅,並間接造成了當事人(桃色事件中的女性)自殺,展現了美國大選過程中種種毫無底線的權力鬥爭,以及為了權力所做出的種種無視人性的行為。影片最後有一句話,意味深長,「總統可以用盡各種手段和招數發動戰爭、搞垮國家,但卻不能與女實習生發生關係,不然一定完蛋。

图片
套路4
諜影重重

  

图片
《驚天大陰謀》以「水門事件」為故事原型。


亨特拜登是今次選舉中,共和黨重點攻擊的對象之一。這不免讓人想起以「水門事件」為原型的電影《驚天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


電影匯集了德斯汀荷夫曼、羅拔烈福、艾倫帕庫拉等荷里活重量級演員,從兩個記者的調查入手,一步步揭開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打擊政治對手而在競選中從事的間諜行動:從整個白宮,到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所在地水門綜合大廈,都被安裝了錄音竊聽系統,令人不寒而慄。


图片
套路5
轉移視線

  

图片
《作大英雄》中總統為轉移內部矛盾,虛構了一場戰爭。


德斯汀荷夫曼還曾與羅拔迪尼路聯袂出演電影《作大英雄》(Wag the Dog),講述總統大選前夕,尋求連任的總統被爆出性醜聞。為了解決這個危機,幕僚請來一位荷里活製片人,向民眾虛構了一場根本不存在的戰爭,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用刺激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轉移社會大眾的注意力,表達民心如何被政客與傳媒操控。如此荒誕的情節,在這次美國大選中卻頻頻上演。為了轉移美國國內疫情治理不當的矛盾,特朗普及共和黨不斷打「中國牌」,歪曲事實潑髒水,目的不過是為掩飾在每天幾萬例新冠肺炎確診下,其國內政治的一團亂麻。


图片
套路6
選票乾坤


图片
《關鍵投票》圍繞一張總統大選的決定性選票展開。


郵寄投票無疑是今年美國大選的焦點話題之一。因疫情影響,不少州政府擴大郵寄投票規模,特朗普對此始終持反對意見。調查顯示,相對而言民主黨支持者更傾向於郵寄投票,但實際操作中,郵寄投票問題不斷,甚至出現印刷錯誤的問題。此外,各州關於郵寄選票的政策反覆被修改,目前郵寄投票結果仍在點算,其中密歇根州官員稱至6日才有結果,而特朗普在昨日發言認為選舉日之後寄到的選票不應計算,並聲稱將訴至最高法院。

  

奇雲高士拿曾主演電影《關鍵投票》(Swing Vote),男主角陰差陽錯成為最後一張決定總統歸屬的選票,電影以此情節暗中宣揚選民選票的神聖性。現實果真如此嗎?奇雲史柏西主演的電影《選票風波》(Recount)恐怕更能說明問題。電影聚焦一起真實事件: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佛羅里達州計票風波。當時兩黨候選人票數膠着,共和黨候選人小布什票數佔優的關鍵州佛羅里達,被指控在投票過程中和選票處理上有瑕疵,機器計票過程中出現大量廢票。民主黨候選人戈爾就此上訴,佛州最高法院裁定重新人工計票,但此裁定遭到當時聯邦最高法院推翻,幫助小布什以537張選票的微弱優勢贏下選舉。電影從大選日前夕展開,男主角在開頭反覆強調一句話:「民主的基礎是建立在公民投票權的基礎上。


然而此後電影的種種走向,無疑都在對這一觀點提出質疑:原來選民投票是一回事,投出的票能否被記作有效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人民自主,後者的操作空間就很大了,否則特朗普此前又何以火速任命保守派大法官呢?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文新聞網  報道


往期推

美國示威民眾手持突擊步槍 焚燒國旗 暴亂一觸即發!

拜登翻盤在望 特朗普早已布局

特朗普贏了又怎樣,拜登贏了又怎樣?

图片

图片


夜讀 · 目录
上一篇戰中的人性光輝下一篇記者節,數數大公文匯歷史上的名記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公文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